疾病百科
  • 小儿肺隔离症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
    传染性
    肺隔离症(pulmonarysequestration)是一种肺组织的先天发育异常。其特征为有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的肺组织相隔离,且与正常肺组织的支气管和肺动脉不相连,其血液供应来自主动脉的一个异常分支,可分为两型,叶内型和叶外型。 ...
    症状儿童咯血、咳嗽、咳痰、发热、胸痛

  • 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胸部
    传染性
    纵隔也是小儿胸内肿瘤最常见的部位。纵隔上至第一肋骨,下达横膈,前有胸骨,后有椎体,而周围有纵隔胸膜环绕。其内容可有二大组:①心、大血管、食管、气管及其主支。②以胸腺及纵隔淋巴组织为主。 ...
    症状发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水肿、咳嗽

  • 口角炎
    (烂嘴角)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口腔
    传染性
    口角炎(angularcheilitis)是不同因素所致的口角部位的皮肤及其临近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疾病。主要在儿童间流行,与化脓性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或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P等有关。口角炎俗称“烂嘴角”,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患者张口易出血,连吃饭说话都受影响。口角处发生湿白、糜烂、皲裂现象称为口角炎。因常无明显的炎症充血症状,所以也叫口角症。中医学称之为“口丫疮”...
    症状溃疡 、口角皲裂、水肿、皮肤结痂

  • 疱疹性咽峡炎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咽喉
    传染性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发热、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患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或呼吸道传播,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常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
    症状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头痛、咽喉痛、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疱疹

  • 小儿龋齿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口腔
    传染性
    小儿龋病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初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破坏牙冠表面,形成龋洞,称为龋齿,终至牙冠完全破坏,仅残留牙根。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甚至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可导致或加重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或眼病等多种其他疾病。 ...
    症状牙痛、牙龈溢脓、牙齿上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

  • 儿童牙病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口腔
    传染性
    儿童牙病应早期防治避免出现蛀牙(龋齿)及牙列不齐等。我国疾病儿童蛀牙发病率高进展快,如不及时建立治疗可引起牙髓病、根尖病及牙齿缺失等,从而造成咀嚼困难及牙列不齐等症状。 ...
    症状牙齿黑斑、龋齿牙痛

  •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颈部
    传染性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或因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和发病年龄可分为先天性甲低和获得性甲低两类,小儿时期多数为先天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引起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分泌减少,而导致患儿生长障碍及智力发育落后的疾病。其发病率居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的首位。 ...
    症状皮肤粗糙、反应迟钝、胎儿生长发育迟缓、智能障碍、毛发稀少、唇厚舌大

  • 小儿周围淋巴结结核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淋巴
    传染性
    周围淋巴结结核是儿童期肺外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可见于各年龄期,但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最多见。全身各组淋巴结皆可发生结核,但最多见的是颈、颌下、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 ...
    症状盗汗、低热、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

  •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胸腺发育不全症)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胸部
    传染性
    该病是一种因先天性胸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所造成的T细胞功能缺陷的疾病,细胞介导的免疫缺乏或抑制。可分为完全型和部分型两种。免疫缺陷的程度,可从胸腺轻微缺陷伴T细胞功能自发的正常化,到胸腺缺如T细胞功能严重缺陷以致影响B细胞功能。尽管免疫球蛋白水平通常正常,病毒或真菌感染则非常常见。由于胸腺和甲状旁腺都是由第3、4咽腭弓发育而来,故也伴有甲状旁腺发育不良,有时还伴有主动脉弓和心脏的先天性缺陷。 ...
    症状发热

  • 无虹膜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部位
    传染性
    无虹膜症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造成呈现两眼震颤及无瞳孔状态,发生比率约十万分之一。无虹膜症患者的父母亲照顾病患要像正常小孩一般给予视觉的刺激,如颜色鲜艳的玩具,避免阳光对眼睛的直接照射,每半年做一次眼科及泌尿系统的检查,提早发现白内障或青光眼,并加以治疗。在五岁之前,每半年做一次肾脏的扫描,避免恶性肿瘤的发生。白天外出时可以配戴隔绝紫外线的太阳眼镜,或是印有虹膜的隐形眼镜,来防止紫外线对于眼睛的伤...
    症状晶状体混浊、视力减退、怕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