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
症状关节疼痛、跛行、膝关节肿大
-
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常见病。但在远东一些国家,因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肢体瘫痪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本病有时可在颈椎OPLL患者行全脊柱拍片检查时发现,但也有患者仅出现胸脊髓病变而不伴有颈脊髓病变。 ...
症状大小便失禁、下肢无力、行走踩棉花感 、持续性胸部疼痛或模糊的背部疼痛
-
肩胛背神经是来自颈5神经根的与胸长神经合干的神经。肩胛背神经卡压表现为颈、肩、背、腋、侧胸壁的酸痛和不适。Kevin(1993)报道,肩胛背神经封闭可治疗颈肩痛。1994年,陈德松详细报道了本病,并提出手术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
症状背部酸痛、手麻、无力
-
先天性髋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性髋脱位)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下肢
- 传染性否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为多见,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肌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有时可合併有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颈、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其它关节先天性脱位或挛缩等。 ...
症状关节松弛、髋关节积液、髋关节痛
-
击出性骨折又称眶底爆折。早在1889年,Lang首次报道一例由于眶底骨折引起眼球陷没和复视的病例,以后King(1944)又有报道,Smith(1957)正式命名击出性骨折。 ...
症状粉碎性骨折、复视、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瘫痪、瘀血、眼球不能随意动
-
因退行性改变波及到腰椎后方小关节的一部或全部,呈损伤性关节炎反应,并产生腰腿痛症状者,称为腰椎退变性小关节损伤性关节炎。 ...
症状下肢放射痛、剧烈运动后腰痛
-
1、胸背与腰背痛是青壮年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疾患,尤其是在工业高度发展的国家,其发生率可高达20%以上。在涉及胸背与腰背痛的评估、预防和治疗之前,首要的重点应放在弄清楚造成症状的原因上。前面几节已对其他原因的肩、颈、腰背部疼痛进行了全面阐述。但对运动员来讲,其病因常与多种因素相关。除一般性因素,例如不良的睡眠体位、缺乏身体锻炼、吸烟、长时间坐位工作和生活等,对包括体格状态、急于康复的心态和可能再次遭...
症状、被迫体位、腰背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患有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腰椎间...
症状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疼痛
-
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腰部
- 传染性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
症状脊柱侧弯、下肢放射痛、腰痛
-
尤文氏肉瘤(Ewing’ssarcoma)又称为未分化网状细胞瘤,原发于骨髓内的原始细胞,是常见的骨的恶性肿瘤。系Ewing(1921年)首先报道,当时取名为“骨的弥漫性血管内皮瘤”。其后Oberling(1928年)认为起源于骨髓网状细胞,称之为“网状肉瘤”,但长久以来,人们对其组织发生意见不统一,文献中一直以姓氏命名,目前尤文肉瘤已被公认是一种独立的骨肿瘤,但对其来源和性质仍存在有不同的意见...
症状白细胞增多、持续性疼痛、贫血、胸腔积液、周身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