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梗阻- (肠道梗阻)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腹部
- 传染性否
肠梗阻通俗地说就道不通畅,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通常是指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在急诊室可经常遇到。由于种种原因,死亡率仍较高,约为5%~10%;若再发生肠绞窄,死亡...
症状胃扩张 、大肠黑变、卵石征 、肠壅积 、肠鸣音异常、气过水声
-
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见,男性少见。单发性者癌变率约为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癌变率高达30%~40%,可视为癌前病变。 ...
症状乳头浆液性溢液、乳房疼痛、乳头血性溢液
-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合并症。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可发生在妊娠各期,以妊娠中期最为多见。因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不易诊断,病情发展较快,并发症多,故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
症状呕吐、恶心、腹痛、腹泻、发热
-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对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较少见,但对母儿危害甚大。 ...
症状肠麻痹、肠鸣、恶心、腹膜炎
-
肠壁坏死常见于肠堵塞。由于蛔虫团、胆石、粪便或其他异物等肠内容堵塞肠腔,称肠堵塞,是一种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较多见的是蛔虫结聚成团并引起局部肠管痉挛而致肠腔堵塞。最多见于儿童,农村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脐周围阵发性腹痛和呕吐,可有便蛔虫或吐蛔虫的病史。
肠壁坏死常见于肠堵塞。由于蛔虫团、胆石、粪便或其他异物等肠内容堵塞肠腔,称肠堵塞,是一种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较多见的是蛔虫结聚成团并引起局部肠...
症状排便困难 、便血、肠绞痛、腹痛、血运障碍 、微循环障碍 、气腹征、组织坏死
-
烧伤可由热水、蒸气、火焰、电流、激光、放射线、酸、碱、磷等种因子引起。通常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是指单纯由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在临床上常见。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病因称之,如电烧伤、化学烧伤等。 ...
症状表情淡漠、出冷汗、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烦躁不安、反应迟钝
-
溶血性链球菌坏疽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坏疽。临床上颇似坏疽性丹毒。严重者坏疽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引起生命危险。 ...
症状大疱(含脓性液体) 、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 、肌肉坏死、溃疡疼痛
-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肠套叠在纵断面上一般分为三层:外层为肠套叠鞘部或外筒,套入部为内筒...
症状结肠黑变病、急性腹痛、急性便秘、便血、腹部肿块、肠套叠、肠管变形
-
乳房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较单纯囊肿少见。主要是由于哺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积而形成囊肿。囊肿可见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以发生于乳房深部者最为常见。该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常发生于妊娠哺乳期或哺乳期过后,临床以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无粘连。继发感染时,可见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同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
症状乳房胀痛、乳房触痛、乳房肿块、乳房红肿
-
肠扭转是指一段肠袢沿其肠系膜纵轴扭转超过180度,可为顺时针方向亦可为逆时针方向,使扭转两端的肠管发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塞,从而产生闭袢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受压。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10%~33%)。肠扭转是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在我国占第3位,约占肠梗阻的14%,肠扭转的发病与地区有关,...
症状呕吐、停止排气、休克、腹胀、剧烈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