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冠状动脉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冠状动脉痉挛是构成多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包括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冠状动脉痉挛易发生于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偶发生于表面“正常”的冠状动脉,它的任何一个分支或多个分支均可受累。 ...
症状胸痛、胸闷、心慌、心肌缺氧
-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脾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已有病理改变(门脉高压症、血吸虫病、疟疾、淋巴瘤等)的脾脏更容易损伤破裂。 ...
症状腹部压痛、腹肌紧张 、腹痛、牵涉痛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arbamates)用作农药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这类杀虫剂分为五大类:
1、萘基氨基甲酸酯类,如西维因;
2、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叶蝉散;
3、氨基甲酸肟酯类,如涕灭威;
4、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呋喃丹;
5、杂环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异索威。
除少数品种如呋喃丹等毒性较高外,大多数属中、低毒性。 ...
症状流涎、昏迷、呼吸抑制、恶心
-
急性锰中毒(manganesepoisoning)可因口服高锰酸钾或吸入高浓度氧化锰烟雾引起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或刺激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锰中毒主要见于长期吸入锰的烟尘的工人,临床表现以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有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和精神失常。接触锰机会较多者有锰矿开采和冶炼,锰焊条制造,焊接和风割锰合金以及制造和应用二氧化锰、高锰酸盐和其他锰化合物的产业工人。 ...
症状便血、恶心、腹痛、肝豆状核变性、高热、腱反射亢进、静止性震颤
-
骨折一般指的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多数骨折由外伤引起,称为外伤性骨折或者创伤性骨折;少数可能由于骨骼疾病所致,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折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
症状姿势异常、瘀肿、骨痛、伤口感染 、手指撞伤、足掌痛
-
白果中毒(jingkopoisoning)系食用过量或生食白果所致。中毒多发生于儿童,年龄越小越易中毒。毒性机制不明。食用白果后经1~12小时的潜伏期而发病。 ...
症状恶心、抽搐、腹泻
-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以小儿最多见,多发年龄为5~12岁。当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虽然各种治疗方法都有改进或提高,使危害严重的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已明显减少,但仍不断发生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治疗时必须加以注意。 ...
症状肘关节伸直内翻角增大、外展型骨折、前臂短缩
-
煤气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一氧化碳中毒)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全身
- 传染性是
一氧化碳(即煤气)中毒(carbonmonoxidepoisoning)大多由于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或因大风吹进烟囱,使煤气逆流入室,或因居室无通气设备所致。冶炼车间通风不好,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都含大量一氧化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
症状恶心、耳鸣、呼吸急促、昏迷、昏睡、惊厥、氰化物烧伤及合并中毒
-
失血性休克- (血脱)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全身
- 传染性否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S),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
症状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皮肤苍白、心跳过速
-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严重泵功能障碍,心输出量严重降低,不能供应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要,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严重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心源性休克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泵衰竭所致。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前壁心梗、高血压、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心梗、心梗或心绞痛史、心力衰竭史、左束支传导阻滞等。
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严重的基础心脏病表现。体循环衰竭表现:持...
症状四肢湿冷、高镁血症、烦躁不安、左心衰竭、意识模糊、表情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