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腹部
- 传染性是
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寄生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或人体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牛、羊等动物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感染率高达20%~60%,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对终宿主选择不严格,人体并非其适宜宿主,故异位寄生较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并较为严重,主要由童虫在腹腔及肝脏所造成的急性期表现及由成虫所致胆管炎症和增生为主的慢性期表现。 ...
症状胸痛、恶心、便秘、腹痛、腹胀、不规则热、腹泻、食欲不振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国内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传染性强,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
症状恶心、腹痛、腹泻、剧烈运动后呕吐、食欲减退、呕吐
-
皮肤白喉- (皮白喉)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皮肤
- 传染性是
皮肤白喉(cutaneousdiphtheria)为白喉杆菌侵入皮肤伤口或由鼻、咽、喉等部位的白喉自身感染。急性患者常先患喉部或其他部位的白喉,而慢性患者一般只有皮肤症状。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被有灰白色假膜的溃疡。 ...
症状痘疮、皮肤结痂、溃疡 、皮炎
-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发烧,医学术语又称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一般为36~37℃,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
症状发热、高热昏迷、寒颤、神志昏蒙、潮热颧红
-
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病)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全身
- 传染性是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人类皮肤及内脏黑热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脾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清球蛋白的增加,如不予合适的治疗,患者大都在得病后1~2年内因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地中海国家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皮肤利什曼病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
症状发热、脾肿大、血象异常
-
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成人EBTB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肺内病灶中结核分支杆菌直接植入支气管粘膜,其次肺内病灶也可通过支气管周围组织侵及支气管粘膜,结核分支杆菌也能经血行播散和淋巴引流首先侵袭支气管粘膜下层,然后累及粘膜层。儿童EBTB多因邻近纵隔淋巴结核侵蚀支气管,引起结核性支气管炎。原发性支气管结核极少见。 ...
症状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呼吸困难、咳血、胸痛、喘息、体重减轻
-
热带口炎性腹泻(tropicsprue)好发于热带居民,在南美、非洲、印度等东南亚各国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罹病。近年来已将发生在热带的本病归类于“感染性吸收不良”类型,并将本病分为寄生虫性(即贾第虫病)及非寄生虫性(热带口炎性腹泻)两种。 ...
症状脂肪泻、腹痛、腹泻
-
风热感冒- (热感冒、热伤风)
- 常见人群所有人群
- 部位全身
- 传染性否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受夏季暑热湿气、饮食、起居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正气受损,从而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而导致风热感冒。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
症状头重如裹、热咳、风热喉痒、舌尖边红、口渴喜饮、身热肢寒、发热怕冷
-
蠕虫(helminth)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藉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包括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包虫病及肝吸虫病。蠕虫病为蠕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 ...
症状食欲不振、腹痛、疲乏、夜惊、便秘、腹泻、恶心
-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是性病的一种,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天性由母体传染,后天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本病病程长,进展缓慢,主要侵犯皮肤及黏膜,晚期可发生心脏、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及内脏器官病变,食管亦可受累。 ...
症状呛咳、食管腔梗阻 、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脱皮、脱水